103. 跨境游重启,何人欢喜何人忧?
- 跨境旅游重启后人口流动趋势的变化会对各行各业造成什么深远影响?
- 日本成为奢侈品消费的热门选择,这对奢侈品集团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
- 消费力的重新分配,使得国内哪些行业遭受重创?
- 携程领涨中概股、周大福市值跌掉多半、深圳在一线城市的消费表现最佳,背后竟然是同样的原因?
- 香港能否重新焕发对内地居民的旅行吸引力?
- 「特种兵式旅游」火热的当下,长沙怎样保持自己的城市吸引力?
- 诞生于长沙的消费品牌,有哪些共性?
视频号正在成为各行各业高度关注并试图努力抓住的发展机遇。本期我们邀请到业界人称「最懂视频号的男人」——润宇老师一起聊聊视频号的商机:
高歌猛进四年之后,尤其是进入2024二季度以来,抖音电商的增速显著放缓。直播电商行业是否已经触碰到了我们之前在第63期节目《从直播带货看电商新格局》中预测的四万亿交易额的天花板?这将给电商行业的格局带来什么影响?直播电商与货架电商各有优劣,在增长逻辑上有何差异?又各自面临着怎样的挑战?直播盛行的这几年,拼多多为何并不着急跟进?
抖音试图通过货架电商突破增长限制,这条路走得通吗?即便众多商家抱怨卖货有营收但难赚钱,抖音巨大流量的营销能力依然无法取代。商家应该如何评估抖音上营销投入的「溢出效应」?在「价格力」问题备受关注后,抖音尝试努力提升商品性价比,但相关举动成效并不显著。直播电商是否无法实现最优「价格力」?
华丽转身告别「十元店」定位,名创优品正在转型成为一家IP衍生品公司。IP授权给原本功能属性为主的居家用品平添不少情绪价值,可以卖得更多更贵,改善公司盈利能力。原本就在这个赛道扎根的泡泡玛特一直坚持独立孵化战略,小众IP的生命力到底有多强?只有卡通形象、缺乏故事情节,会是新一代IP孵化过程中的障碍吗?这两家公司的业务逻辑有什么区别?两者未来最大的发展空间都是出海,谁的天花板更高?
健康是衣食住行领域的大趋势。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快餐品牌「超级碗」创始人高松一起聊聊如何打造既满足中式口味、又符合健康理念的快餐品牌。
好吃和健康常常不能兼得,「超级碗」如何解决这个矛盾?餐饮品牌很少从北京市场起步,选择北京的优缺点各有哪些?新一线的成都市场又有什么特点?从名校物理系毕业后,高松为何直接选择餐饮创业?他从美国快餐品牌 Chipotle 获得了哪些灵感?中式快餐与洋品牌之间有多大差距?直营联营、合伙加盟,餐饮品牌如何选择合适的生产关系?
【🎁本期结尾有会员福利】
三个问题:
中国品牌的全球化征程一直是我们持续关注的话题。在疯投圈日本游学考察第二期行程中,我们重点学习了日本企业通过国际化经营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成功经验:
中国目前出海领先行业是消费电子和服装。它们是基于中国的哪些产业优势?中国企业出海过程中应该如何组建符合当地市场需求的团队?如何划定当地团队和中国总部的职能分工?
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难言乐观,但以山姆会员店和 lululemon 为代表的中高端品牌却在中国市场逆势增长,成功赢得数百万高收入消费者的青睐。消费品企业是否应该和互联网平台型企业一样追求用户规模?当消费者在价格与品质之间不断权衡时,中高端品牌该如何把握自己的独特价值?
老龄化与生育率下降带来的小家庭趋势,是否会给中高端品牌带来负面冲击?向下渗透价格带还是横向拓展品类,未来 lululemon 能否在中国市场破圈,吸引基本盘 Super Girls 之外更多消费者?将商务场景与运动风格成功结合的始祖鸟消费人群不大,却也能成就大生意,那当下的市场环境是否有利于本土中高端品牌沉淀发展?中国的中高端品牌又将走出怎样的成长路径?
「加盟 vs 直营」一直是线下商业最受关注的话题之一。从喜茶到海底捞,越来越多原本坚持直营的品牌也在尝试通过开放加盟快速扩张。从产品、品牌、资金、本地资源、管理能力几个维度看,不同行业和品牌对于加盟商的要求不尽相同。相比传统的收取高额加盟费的模式,「联营型」加盟更加注重合作双方共担风险并追求双赢。有没有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之外的方式,使得品牌方能够在不出让股份、也不承担债务的情况下获得扩张所需的资金?以「滴灌通」为代表的流水分成模式横空出世,在投资圈引起激烈争论:如何实现投资方和品牌方共赢?潜在风险有哪些?将为中国线下门店发展带来什么深远影响?本期节目我们来展开讨论。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高光时刻把李宁公司直接送上了发展的快车道,但库存管理问题随之而来,年轻化营销战役也惨遭失败。2018年李宁在纽约时装周推出国潮设计「中国李宁」,再次踩中风口是一时运气还是精心谋划的结果?凭借国潮红利一举翻盘,李宁同时实现时尚化、年轻化、高端化的品牌跃升。然而过强的潮流属性也削弱了运动品牌的专业形象。在擅长的篮球和跑步领域外,李宁如何寻找下一个增长点?对比安踏的多品牌发展思路,李宁多年来坚持的单一品牌战略,究竟孰优孰劣?
运动鞋服市场是我们持续关注的方向,这里从来没有永恒的王者,只有不断突破的品牌才能持续赢得消费者青睐。本期节目我们复盘李宁自北京奥运会以来跌宕起伏的发展历程。
近来拼多多市值曾一度突破2000亿美元关口,短暂超越阿里巴巴成为美股市值最高的中概股。在国内电商渗透率几乎见顶的情况下,专注电商的拼多多为何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上线仅仅一年半、去年营收即超千亿人民币的 Temu 起了多大作用?它面临的难题是什么?天花板又在哪里?
Temu 全托管模式进军发达国家市场,这听起来平平无奇的商业模式阿里为何迟迟不用?蒋凡接手阿里海外数字商业板块,能否成功扭转颓势?手握几十亿年利润的现金奶牛 alibaba.com,他又有多少筹码能实现逆风翻盘?原本定位国内B2B赛道的 1688.com 或许也大有可为?
兴趣电商模式虽然已在国内充分验证,但身为内容平台而在海外反复遭受质疑、面临巨大政治阻力的 TikTok 如何商业化?巨头环伺,即将上市的 SHEIN 又该如何应对?跨品类尝试尚未完全成功,是否继续深耕老本行时尚服装?
本期节目我们来聊聊出海电商「四大天王」各自的优势和难题。
在2023年低迷的宏观环境下,各项消费品价格持续走低、甚至呈现通缩的趋势。但也有例外——酒店间夜价格大幅提升、走出了独立行情。实际上在2023年之前的很长时间内,中国酒店的价格长期没有上涨,这更加凸显这一轮涨价非比寻常。
有哪些因素导致酒店逆势涨价?涨上去的价格能保持多久?酒店到底是不是个好生意?商务出行和私人旅游,哪种需求更影响酒店价格?酒店连锁化率稳步上升,会怎样影响未来的行业格局?被主播戏称为「本土酒店品牌天花板」的亚朵是怎么在成本控制与服务品质之间找平衡以满足挑剔的消费者?中国酒店行业的头部公司如何寻找增长动力?未来是继续深耕经济连锁酒店,还是挑战几乎被外资品牌垄断的高端市场?
本期节目是疯投圈「二级市场访谈」系列第三期,我们再次邀请澄池资本创始合伙人赵鹏飞作客疯投圈,分享他们团队对中国酒店行业的调研报告、剖析酒店涨价背后的商业逻辑。
几年前探讨日本消费升级启示录时的一个想法到今年终于落地成为现实,疯投圈首期日本游学考察团吸引了众多朋友报名参与。25位来自各个行业的朋友和我们在东京一起参访学习、收获良多,彼此也结下了深厚友谊、促成了意想不到的跨界合作。首次游学考察结束后,黄海和Rio趁热打铁分享了这次考察中印象最深刻的体会和收获。
相比国内一线城市的紧张繁忙,东京的生活节奏反而有点出乎意料的岁月静好。以二子玉川茑屋家电为典型代表的体验式消费场景是否只适合日本当下的社会环境?为什么黄海不看好茑屋模式落地中国?衡量餐饮连锁品牌成功的尺度,中日之间存在怎样的差异?以人为本、强调温度,优衣库等日本企业有哪些运营之道值得我们学习?聚集在秋叶原的二次元文化产业能给中国带来什么启发?面对不可逆的老龄化和少子化,日本人如何对待自己的精神世界?种类繁多、琳琅满目的专业户外用品店和高达50%渗透率的男性化妆品市场,代表着东亚社会怎样的消费趋势?日本高度发达、细致入微的宠物相关产业和前沿探索性的互助养老社区,我们又能从中借鉴多少用于应对未来中国的社会形态?
上期节目中我们重点分析了奶茶行业的后起之秀「霸王茶姬」,本期节目我们则重点围绕刚刚递表港交所的「蜜雪冰城」和「古茗」,看看这两个营收排名稳居行业龙头的品牌如何修炼基本功、未来又将面临怎样的竞争环境。
在一线城市存在感较弱的蜜雪冰城和古茗,是如何把奶茶卖到低线城市和村镇?虽然二者都走「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但为什么他们的主要竞争对手并非彼此?「雪王」与「农夫」未来是否终有一战?背靠极致成本的供应链支撑,「雪王」扬帆出海的优势有多大?
古茗这个在北京、上海都没有任何门店的品牌,却悄然成长为茶饮主流价格带(¥10~20)全国第一名,超过喜茶和茶百道等一众同价格档位竞争对手。它赖以成功的「饱和攻击」战略是什么?从浙江大本营向外扩张,古茗在新进入区域的胜算又有多高?
相比「咖啡战争」中瑞幸、星巴克、库迪的短兵相接,奶茶市场更像战国时期群雄争霸,入局者众、战线绵长。近期最热门的奶茶品牌和细分品类无疑是霸王茶姬和原叶鲜奶茶。这个并不算新的品类为何在2023年杀出重围赢得大众青睐?霸王茶姬靠什么核心能力迅速扩张到三千多家门店?最早发力这个品类的茶颜悦色为何一直固守潇湘?制约它扩张的因素似乎也曾困扰过早期的星巴克。
纵观整个中国茶饮市场,超过三万家门店的蜜雪冰城是毫无疑问的第一名。「雪王」身后,中国奶茶市场还有众多实力雄厚的玩家。GMV排名前三的奶茶品牌中,茶百道率先交表上市;而随着喜茶主动下沉,茶百道将面临怎样的竞争格局?名字看起来是上海品牌的「沪上阿姨」实际上主力布局在「山河四省」,为什么它的投资人认为「得中原者得天下」?
随着头部品牌陆续交表上市,2024年的奶茶争霸战非常值得关注。因为信息量太大,我们分成上下两期节目给大家分享战况。敬请订阅关注《疯投圈》、不错过下期节目更新。
生鲜市场同时具备高损耗、低毛利、非标品三大特征,多年前「新零售」概念火热之际我们曾讨论过模式创新能否解决这个行业的种种难题。在各路玩家盈利维艰之际,沃尔玛旗下的山姆会员店(Sam’s Club)脱颖而出成为亮眼的商超典范。与此同时,阿里旗下的盒马鲜生大量货品打着「移山」价签,商战一触即发。
回顾盒马的发展历程,它曾给行业带来过哪些创新?从创造新模式到专注打造自有产品,决定超市核心竞争力的因素是什么?盒马未来的重点是硬撼山姆,还是全面拥抱折扣化转型?打造自有产品过程中,盒马的预制菜产品线也逐步成熟。预制菜的发展会给餐饮行业带来多大影响?预制菜能否成为中国人未来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期节目我们以盒马为例展开分析,探讨我们对预制菜产业趋势的思考。
过去几年,中国经济发展的动能切换与各种意想不到的「黑天鹅」事件同时发生,期间的阵痛让几乎所有经济参与者或多或少都被怀疑、焦虑、迷茫等负面情绪影响。2024新年将至,基于经济发展趋势的认知和判断,我们依然对未来保持乐观。
与普通人关系最密切的投资无疑是房产。过去几十年人口红利叠加城市化进程,很多人通过买房实现了财富大幅增长。而在「房住不炒」成为社会常识的当下,房产逐渐褪去投资价值、回归居住属性。经历重大转型后,中国经济增长需要新的方向:以拼多多、名创优品、蜜雪冰城等为代表的中国新兴消费品牌正在海外市场开疆拓土;与此同时,以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中国高端制造业在产业价值链的核心环节不断突破。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天弘基金宏观政策研究员王天逸作客疯投圈,一起聊聊个体在这时代的剧变中如何保持乐观心态、积极向上生活:发现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并努力与之产生交集。
【风险提示:内容仅代表嘉宾个人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疯投圈第62期我们讨论过「健康饮食到底是真需求还是伪需求」。后疫情时代,健康消费成为名副其实的全民刚需。饮食和鞋服作为日常生活的高频构成,在健康需求的爆发上体现得尤其明显。今年农夫山泉旗下「东方树叶」无糖茶有望冲击百亿大单品,无糖茶在中国市场崛起的原因有哪些?从有糖到代糖,再到真无糖,是消费升级还是消费降级?户外运动品牌和市场需求集体爆发,为什么高客单价的品牌反而市场表现更好?「运奢」兴起到底蚕食了谁的市场份额?斐乐、迪桑特、始祖鸟,安踏集团品牌扩张过程中「买一个火一个」,背后是什么能力在支撑?安踏李宁两大集团各有所长,资本市场又因何更青睐哪家?
【🎁本期结尾有会员福利哦~】
疯投圈73期《城市漫游、灵感与创造的故事》中我们和「三顿半」创始人吴骏聊了他创业十年的个人成长历程。这次我们回归业务本身,和吴骏讨论从产品到渠道、从品牌到内容的方方面面:在以效率为主要价值导向的市场中,三顿半为何坚持体验型品牌的发展思路?在「超即溶」咖啡大获成功之后,三顿半如何持续迭代产品?消费品牌怎样做好内容表达?上海安福路「原力飞行」给吴骏构思线下空间带来了什么思考?
【🎁本期结尾有听众福利哦~】
优衣库在日本经济「失去的三十年」中逆势增长:1990~2010年期间,营业额增加了150多倍,净利润更是暴增1500倍——这惊人的成绩值得认真学习。从工薪阶层到顶级富豪都在穿,优衣库如何成为日本国民品牌?近年来很多海外快时尚品牌败走中国市场,优衣库为何依然稳步前进、并在中国市场加速发展?优衣库能进入下沉市场的法宝是什么?不设经销商、也很少做广告,它又靠什么跨越阶层、吸引更多消费者?在经济长期低迷的背景下,消费品牌怎样才能获得成功?
三年前上线的疯投圈第47期《日本消费升级启示录》是我们最受关注的节目之一。今年黄海再次前往日本考察,依然获益良多。我们本期节目中以优衣库为例子,再次和大家分享观察日本社会发展对中国消费行业的启示。
中国有近亿人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而传统的心理干预手段成本高昂,无法为大众提供普惠的心理健康服务。通过产品和服务创新来缓解广大人群的心理问题,是近年来非常值得关注的方向。日常生活中心理困扰的主要来源有哪些?如何判断自己或亲友是否需要专业心理服务?怎么选择更具科学性的服务?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心理健康服务品牌「暂停实验室」的创始人郭婷婷,一起聊聊关于专业心理服务的话题。「暂停实验室」创新性的「数字心理健身房」为何能让很多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得到显著改善?复杂服务如何进行设计研发?本期节目我们一一为你揭秘。
产品力决定竞争力,而价格是产品力最核心的因素之一。早年进入中国市场的海外品牌,通过远高于其本土市场的定价策略,成功锚定了中国消费者心目中的高端地位,赚取了丰厚的品牌溢价。现今扬帆出海的中国品牌似乎也在复刻这套策略。在国内主打性价比的瑞幸咖啡,出海开到新加坡的定价却公然对标星巴克。是什么能力给了瑞幸这样的底气?在国内主打平价的名创优品,在法国却把门店开在奢侈品云集的老佛爷百货隔壁,它又是靠什么吸引法国人大排长队?法国长期占据文化鄙视链顶端,诞生了一系列这个时代最让人向往的奢侈品品牌。在经济下行周期,奢侈品居然视衰退为无物般凶猛涨价,是基于什么样的市场洞察?于此同时,中国汽车市场掀起了血雨腥风的价格战,背后又是怎样的产业逻辑?本期节目我们一起探讨有趣的消费品定价问题。
移动互联网的高潮已成为过去式。许多人已经从这个行业离开,许多人还在默默坚持。无论是去是留,一个心照不宣的共识是积极寻找新的方向,而「消费品创业」显然是颇受关注的方向之一。本期节目我们邀请睡眠环境品牌「躺岛justchill」的联合创始人 Koji 来分享他的成长与创业历程。作为中国早期互联网产品经理,Koji 为什么选择「睡眠环境」这个细分领域再次创业?
睡眠时间占整个人生的三分之一,但睡个好觉已经成为很多现代都市人的奢望。普遍的睡眠焦虑背后隐藏着怎样的行业机遇?「新适材料」带来了怎样的产品可能性?从群狼环伺、追求武功「唯快不破」的互联网行业跨界打入沉寂多年、创新停滞的家纺行业,那些已经成为肌肉记忆的互联网产品方法论还管用吗?「迭代原子」和「迭代电子」有什么不同?小众赛道新入局的选手如何挑战已经长期占据渠道优势的传统品牌?在流量红利消退期,新品牌如何开始从0到1的冷启动?在「狼性文化」和「彻底躺平」两个极端之间,我们能否积极主动选择躺倒修养以便起身再战?希望本期节目能给迷茫困惑、亦或是跃跃欲试的你带来些许启发。
时至今日,咖啡依然是中国增长最快的消费赛道之一。瑞幸咖啡用惊人的速度成为了全球最快开出一万家门店的咖啡品牌。它是如何探索出更适应中国大众人群喜好的咖啡产品的?为什么生椰拿铁能支撑它逆风翻盘?什么是「披着咖啡外衣的乳品公司」?高频上新的产品迭代,背后是团队怎样的思考,又有哪些地方值得学习借鉴?
因造假丑闻而出局的瑞幸咖啡创始人陆正耀创办新品牌「库迪咖啡」重回战场,在没有投资机构加持的情况下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开出了五千多家门店,开始和瑞幸正面竞争。这场激烈的价格战,最后谁会是输家?连锁咖啡市场又会是怎样的竞争格局?
相比只有少数人和机构才能直接参与的一级市场,二级市场对公众更加开放,但它的高流动性、高时效性、高波动性也对人性提出了严苛的考验。过去数年间「黑天鹅」频现,二级市场经历了剧烈的震动。这种情况下,投资人如何保持稳定心态、践行价值投资?
本期节目是疯投圈「二级市场访谈」系列的第二期,我们邀请到澄池资本创始合伙人赵鹏飞,他曾在高盛、中金、中信资本等机构工作多年,在消费、科技、先进制造等领域有着深入研究。他分享了从生意、关键人、组织三个维度分析上市公司的研究框架,以及对中国市场长期趋势的看法。微信搜索关注公众号「澄池资本」获取他们的研究报告。
特别提示:节目中提及的信息和观点仅供探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通告:疯投圈直播首秀暂定于6月29日周四晚8点在微信视频号内进行。本次直播首秀仅对会员开放,加入方式请查看会员知识星球内的通知。】
微博、微信,抖音、快手,小红书、视频号,现代人生活中的每一寸空隙正在被各式各样的内容填满,而关于内容生态的「创作者经济」一直是疯投圈持续关注的话题之一。本期节目我们重点聊聊小红书和视频号。从「订阅流」vs「推荐流」的激烈竞争看,到底哪种形态的商业化效率更高?创作者与内容平台反复博弈过程中,平台、KOL (Key Opinion Leader) 和 KOC (Key Opinion Customer) 各自如何赚钱?社区氛围如何影响用户转化和品牌的变现效率?依托微信熟人社交关系的视频号是否是品牌自播的首选阵地?
投资人最爱问创始人的问题之一是「从这个点切入之后,你的企业未来如何向外延伸?」这个问题背后隐含的假设是只做一件事做深做透,好像不够有想象力。但「大而全」就一定是更好的产品战略吗?事实上,中国消费品行业没有真正的小生意,在这个广阔市场中认真做好一个类目成为头部,在商业上就能产出可观的回报。本期节目我们以「广度 vs 深度」为主线,以零食行业作为案例展开探讨。广撒网的「三只松鼠」为何年营收百亿却不怎么赚钱?专注在细分类目里单点突破的品牌会更有竞争力吗?战略聚焦还是发散,不同发展路径的企业如何应对变化?
本期节目我们一起回顾新消费浪潮的发展历程,从行业和流量的视角探讨新消费从边缘到疯狂再到沉寂背后的真正趋势。曾经踩中风口冲上百亿美金市值后又跌到谷底的逸仙电商究竟经历了什么?哪个群体吃到了最多的新消费红利?在未来能够成功的消费品公司需要具备哪些技能?通过内容获取流量有什么路径和局限?中国电商的最后一波流量红利会花落谁家?
三顿半创始人吴骏作客疯投圈,与我们分享过去十几年的创业历程,以及那些散落在城市各处的信息碎片如何成为灵感与创作的源泉。
本期节目是疯投圈与三顿半合作的特别节目「城市与万物生长」系列的最后一期。如果你喜欢这期节目,欢迎订阅收听三顿半「星球电台」。
在第63期节目中我们曾经聊过,直播电商是当下中国电商行业增长的核心动力,而抖音是重要的驱动引擎。从2020年4月罗永浩在抖音开启直播带货首秀开始,到2021年抖音电商提出「货找人」的「兴趣电商」理念,随后又在2022年上线了以用户主动搜索驱动的商城场景,进一步发展成「全域兴趣电商」模式。这个新模式和传统电商平台有什么区别?抖音电商发展如此迅速的根本优势何在?对入驻商家而言,「一天不直播销量就下滑」的痛点怎么解决?抖音电商真的能沉淀消费者、实现品牌长期价值吗?本期节目我们特别邀请到抖音电商市场负责人赵凡,一起复盘抖音电商的迭代与演化。在「全域兴趣电商」新模式下,品牌应该如何改善经营?让我们一起听听抖音电商官方的建议。
2022年生鲜电商行业洗牌,「生鲜电商第一股」每日优鲜黯然离场。前置仓模式对人口密度要求较高,或许只能形成局部而非全局规模效应,盲目扩张至低密度城市会产生大量亏损,缩减规模反而有可能活下去。之前节目中聊过的社区团购虽然避开了前置仓模式固有缺陷,但是依然逃脱不了低客单价和低利润率等生鲜电商特有的结构性难题。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深耕中国市场二十多年的沃尔玛山姆会员店异军突起,主打工业化生产、品质更加稳定可靠的食品制成品/半制成品,与国人日常消费的生鲜食品互补,丰富并改善了居民的食物选择。敢于收取会员费的超市,才真正拥有定价权。如果说山姆店代表了美式饮食文化,上期节目提到过的、发迹于直播间的「东方甄选」能否成为中式饮食习惯产品的优质渠道品牌?
上一次聊消费的情感价值引起不少听众共鸣。本期我们继续探讨消费中的情感属性,也是未来消费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我们一起解构「得物」的消费人群和品类构成,并延展到思考中国房地产黄金时代产生的财富效应如何影响当下的消费领域。消费讲究「人/货/场」,消费场景中的情感价值也能产生溢价,比如俞敏洪在「东方甄选」直播间注入正能量感动了观众,不靠直播带货通常宣称的全网最低价也能赢得消费者。我们也讨论了情感价值在更广泛领域的体现,聊聊旅游地产「阿那亚」如何与北漂中产阶级产生情感共鸣进而成为他们的精神家园,以及伴随而来的品牌溢价。
品牌管理是我们一直关注的话题。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带来了多轮次流量红利,从微信、微博等图文媒介到如今席卷全球的短视频浪潮,品牌塑造手段也日新月异。品牌建设是依靠灵感创意还是科学方法?如何看待短期效果广告和长期品牌广告之间的关系?企业应该自建营销团队还是外包营销服务?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时趣互动」创始人张锐一起探讨品牌管理的方法论,分享品牌服务行业的最新洞察和思考。
内容行业是我们反复涉及的主题之一。本期节目中黄海和大家分享他进行视频创作的心得体会。做视频和做播客有什么区别?如何看待视频平台的互动模式?我们也聊到了各大视频平台的分发、推荐逻辑的区别,以及我们对内容输出的思考。你可以在各大平台搜索「投资人黄海」观看黄海的视频作品。
红浪翻滚、香飘四溢的火锅一直是雄踞中餐市场榜首的品类,也是各年龄段消费者的心头之好。作为中国火锅的龙头品牌,海底捞以高品质服务深入人心。然而反反复复的疫情给这个行业格局重塑平添了许多变数。支出成本高企、翻台率降低,导致经营业绩下滑,海底捞迎来一波关店潮。素有「小火锅第一股」之称的呷哺呷哺也于2021年出现了其自2014年上市后的首次亏损,至今仍未爬出业绩低谷。呷哺呷哺旗下的凑凑火锅主打高颜值,贴近年轻客群、打造品牌记忆点,实现了第二曲线。海底捞以服务至上,后起新秀巴奴则以爆品出圈,提出产品主义理念,高客单价和自营门店打造高端品牌。本期节目我们聊聊火锅三杰的事儿。
从2021年下半年到2022年上半年,二级市场在短短几个月内经历了巨幅波动,引发了人们对二级市场估值模型的反思。以B站、拼多多为代表的互联网新经济公司的股价在过去几年中如坐过山车。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互联网新秀们很多没有自由现金流或者盈利,却擅长通过讲故事来影响投资者的预期,「叙事」成为投资决策的驱动力。在基本面分析之外,我们该从哪些层面、用哪些指标去理解、衡量一个公司的真实价值?市场剧烈波动中,价值投资者们又该如何自处?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中金公司互联网行业首席分析师白洋,从行业资深从业者的角度探讨股票投资的叙事和估值逻辑。
【特别提示:节目中提及的公司仅供探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今年是瑞幸咖啡从纳斯达克退市、转到粉单市场交易的第三年。2021是瑞幸咖啡的华丽转身之年——新品生椰拿铁卖出一亿杯,破产清算风险也不复存在。本期节目是《疯投圈》第三次关于咖啡行业的专题讨论(前两期分别是《疯投圈》第53期和第24期),我们一起聊聊瑞幸咖啡谷底反弹的故事,也谈谈现在一级市场估值和瑞幸咖啡平起平坐的新秀 Manner 咖啡。
本期节目为疯投圈和小宇宙合作节目,完整内容可在小宇宙app内付费解锁。半杯瑞幸咖啡的价格,支持我们为大家持续创作更多精彩节目。
从2016年传统电商开始探索直播模式,到短视频平台弯道超车,五年时间内直播电商GMV实现了从零到两万亿的突破,占到电商零售总额接近20%,成为电商行业增长的核心驱动力。直播究竟满足了用户怎样的底层需求?它能否成为电商的基础模式并持续创造价值?从有目的性「货架式」购物到无目的性「发现式」购物,直播电商产业链日渐成熟,已经发展出头部主播、品牌自播等多种运营模式。卖货不再局限在销售商品,而成为打发时间的内容消费,沉浸的观看体验往往在不经意中唤起用户潜在需求。在淘宝、抖音、快手三足鼎立的情况下,京东、拼多多等货架电商平台又该如何深耕目的性非常明确的购物需求进行应对?本期节目我们从消费场景的角度出发探讨电商新格局。
健康饮食是新消费的一大趋势,却常因口味欠佳让消费者不得不在健康和美味之间二选一而被贴上「反人性」的标签。前几年国内流行的健康沙拉,或许是食材生冷、又或因口味寡淡,终究未能成为主流。本期节目我们来探讨健康饮食相关的问题。什么才是健康的饮食?营养健康和美味可口如何兼顾?麦片营销走进了什么误区?麦当劳为代表的西式快餐有何可取之处?
新年首期节目,我们延续去年初关于「情感价值」的话题,探讨另一个听起来比较务虚的概念:边缘创新——如何从边缘开始突围、进而破圈。星巴克拥有破圈成功的传奇故事,将咖啡拿铁引入美国并成为如今的核心产品。星巴克通过邮寄咖啡豆业务积累起一批忠实顾客,并依此扩张线下门店,成为世界一流的咖啡品牌。哔哩哔哩、泡泡玛特等新势力都极其注重核心圈层的打造,在稳固基本盘的同时努力持续破圈。边缘创新的风险较高、可行性尚未验证,但如果成功就很难被竞争对手模仿抄袭。它或许代表着未来的某种趋势?本期节目中 Rio 和黄海也回顾了自身过往的一些边缘创新的尝试,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中国人爱吃水果,人均水果消费量远超文化相近的日韩,每年全球70%的西瓜更是被中国市场消费殆尽。近年来国内又诞生了独特的「喝水果」方式——各式各样的果茶遍布大江南北。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内纯果汁饮料市场规模却不足百亿,远低于欧美。果汁为何不被国人待见?它到底健不健康?与此同时,被喜茶、奈雪教育过的年轻人开始尝试纯茶。当青年逐渐成为壮年、中年,茶叶消费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极度分散、依赖线下的茶叶市场将何去何从?
近年来市场上涌现出大量新消费品牌,但在运动鞋这个具体行业却非常罕见。耐克、阿迪达斯、安踏等传统巨头占领了绝大部分市场,并且具备极强的供应链和研发优势,似乎留给新品牌的空间不多。与此同时,逐渐盛行的运动休闲风潮带来了新的消费需求:中产阶级希望在生活和运动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在巨头统治的运动鞋行业,新品牌如何抓住发展机遇?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新锐鞋牌「fājo:花椒星球」创始人庞晓敏一起聊聊关于运动鞋的创业故事。
2021年四月深圳文和友在深圳罗湖东门开业,当天即排号超过三万位。从文和友龙虾馆到长沙文和友,再到深圳文和友——超级文和友这个融合怀旧装修风格、真人实景表演、地方特色美食的商业综合体已然晋升为一座城市的地标式旅游景点。丰富的体验背后,哪些是自营?哪些是第三方?应该用什么样的估值体系评价文和友的商业模式?在消费场景上还有哪些想象空间?文和友的三大基础能力(建筑布景、内容策划、消防审核)能支撑它走向多元的未来吗?本期节目我们一起解构超级文和友的商业模式。
快时尚行业,唯快不破。谈到「快」,西班牙的服装品牌 Zara 是一直作为行业标杆的存在。作为服装企业里 IT 化的先行者,Zara 成功打造出一套响应速度快、生产效率高、物流能力强的快时尚行业敏捷系统。依靠打造这套系统,Zara 母公司的创始人、西班牙企业家阿曼西奥·奥尔特加(Amancio Ortega)曾登顶世界首富,并常年位居世界富豪榜前十。
Zara 的快速反应模式依赖于上世纪八十年代 IT 系统的普及。在现今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是否会出现比 Zara 更高效的模式呢?事实上,总部位于广州的出口电商 Shein 已经成为 Zara 全球快时尚霸主地位的有力挑战者。Shein 这家公司极其低调,可以说是中国互联网史上最神秘的百亿美元企业,其 2020 年的营收超过 500 亿元。 从普普通通电商小作坊,到横扫海外市场的快时尚行业一代王者,Shein 崛起的背后究竟蕴含着什么样的商业逻辑?未来几年全球快时尚第一名是否会易主?
【注:本期节目录制于2021年初,节目中提到的部分数据已有较大变化,请听众朋友们参考时特别留意最新数据。】
后疫情时代,线下门店成为众多投资机构的关注焦点。表面上看这似乎不太合理:零边际成本的互联网行业能实现资本渴求的指数增长,而线下门店扩张往往缓慢又昂贵,现在却位于创投行业的舞台中央。这背后有何玄机?本期节目中黄海和 Rio 从成本结构、获客方式、复购分析等纬度探讨了咖啡店、室内儿童游乐场、隐形正畸、饰品小店等几个典型的线下商业形态。
家居行业市场总量远超万亿规模。四年前我们在《疯投圈》第5期曾经讨论互联网家居电商的可能性;在第47期与日本的对比研究中,我们也发现了潜在的机会:家居消费在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后会呈现显著的增长趋势,日本的龙头家居品牌宜得利(NITORI)实现连续30年的利润增长。疫情期间众多家居电商股价疯涨,但家居市场的线上化并非易事,机遇与诸多挑战并存。
目前家居在国内的主要商业模式仍然是以红星美凯龙为代表的渠道卖场。红星美凯龙营业总收入超过160亿,节目上线时总市值却不到200亿,只有3~5倍市盈率。其商业模式是地产租赁,价格不透明,也没有提供完整流畅的场景化购物体验,不符合年轻用户的消费习惯。与此同时,众多家居创新模式也开始了尝试,例如入驻购物中心的体验店、互联网直营、设计师创意社区等方向。但目前家居行业线上化率仍然非常低,是新经济难解的问题之一。互联网模式能否找到新的破局之道?
本期延续《疯投圈》第37期的话题,继续聊聊消费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在产品的实用功能性越来越容易被满足的当下,消费者开始青睐能够创造情感体验的产品,期待以此表达个性和获得身份认同。大家熟知的 Disney、Apple、Starbucks、Lululemon 等国外品牌都是这个方向的佼佼者。但并非所有品类都可以成为消费者体现个性和价值的载体,哪些品类天生能承载情感体验呢?在本期节目里,我们讨论了两家迅速崛起的消费品公司——泡泡玛特和 HARMAY 话梅:泡泡玛特用「游戏化」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用「社交化」调动人性里的分享欲,不需要故事背景就能提供情感满足;HARMAY 话梅主打美妆和泛生活产品,独特风格的线下店,契合了人们对美和美好生活的期望。最近刚入驻国内的日本品牌茑屋书店也值得一提,不以卖书为唯一目的,但从各处细节塑造个人性格的标签感,让人愿意拜访和分享。
零售行业的变革与创新,永远是最值得关注和讨论的话题。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大家又一次看到了同城零售的重要价值。以京东、阿里、美团、拼多多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和以十荟团、兴盛优选为代表的的创业公司纷纷备齐粮草、投入重兵加入这场规模浩大的混战。京东具有丰富的大超市生活品类和强大的物流配送能力,但在目标人群上需要匹配;阿里拥有强大的平台和资源,但无法接入微信生态,获客是个大难题;美团作为国内本地生活服务的最大平台,具有较大先发优势;拼多多把社区团购放到最高战略层面,将其视作威胁自身核心业务的保卫战。同城零售这块兵家必争之地俨然已经硝烟四起。这场战争将会持续多久,终局又会是如何?在《疯投圈》第43期节目中我们从供应链的角度分析了永辉超市。本期节目我们回归用户体验层面,从用户做出日常购买决策的角度,与大家一起探讨最近火热的同城零售和社区团购。
2020年9月8日农夫山泉(09633.HK)在港股上市,当日市值即逼近4500亿港币,创始人钟睒(shǎn)睒一跃成为中国首富。超过80倍的市盈率足以体现资本市场对这个饮料行业老牌企业的青睐。与此同时,坊间传闻行业新贵元气森林也即将完成第五轮融资,估值20亿美金(约合140亿人民币)。
和互联网科技行业不同,饮料行业发展相对平稳。依托强大的广告营销和渠道把控,农夫山泉、康师傅、统一等老牌企业稳坐头部交椅多年,然而行业本身的结构性因素也给新玩家入场留出了空间。元气森林通过大规模融资补足资金和渠道短板,同时借助强大的互联网思维进行跨界创新,撕开了传统行业的层层壁垒。
到底是什么样的互联网能力可以在传统饮料行业中胜出?为什么游戏设计策略可以在快销品中复用?饮料行业创业需要具备何种素质?本期节目我们将以农夫山泉和元气森林两家公司为例,总览饮料行业、回顾赛道上的新老选手。
酒类市场在我国早已成熟并拥有万亿级的规模:白酒有较强的文化属性和社交背景;红酒重产地轻品牌、稳定性低;啤酒市场稳中求进,但更利好龙头企业。无论从品牌壁垒还是渠道资源,创业团队都很难在这样成熟稳定的市场中分一杯羹。年轻的90后群体正在逐渐成为市场主要消费力,随之而来的是截然不同的饮酒文化、消费场景、以及口味偏好。中国本土市场缺乏针对年轻人的低度酒品牌,这为创业者改变酒类行业的布局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口味多元、包装时尚、低糖低卡的低度气泡酒迎合了年轻人酒水消费日常化、偏爱微醺、以及派对文化的需求,受到消费者和投资者的大力追捧。本期节目中 Rio 和黄海一起探讨国内外酒类行业的细分差异,以及中国的锐澳(RIO)、日本的三得利、美国的白爪(White Claw)等在低度酒赛道积极探索的品牌。
疯投圈会员可获得黄海撰写的低度酒行业研究报告。
当下的中国与七八十年代的日本非常相似:成功融入全球化体系实现经济高速增长后GDP增速逐渐回落到个位数百分比、人均GDP突破一万美元、消费行业蓬勃发展。与此同时,日本品牌通过本土化、个人化、性价比、情感诉求四个因素实现了全面崛起:宜德利打败宜家成为日本家居龙头、7-11开辟日本便利店时代、优衣库实现上下游的全产业链掌控能力、无印良品开创独有的简约生活模式。
中日在城市结构、社会文化、消费习惯等方面的高度相似性似乎预示了未来中国很可能经历日本曾经发生过的变化。本期节目黄海和 Rio 一起探讨日本七八十年代的消费升级历程以及背后的宏观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趋势,希望能对研究当下中国的消费行业有所启发。
【本期节目录制于2019年底】
珠宝首饰是生活中随处可见却又非常复杂多样的行业,在中国有七八千亿的市场规模。从价格及使用场景可以大致分为较为正式的高档珠宝和平价时尚饰品;按使用材质的不同,又可分为金、银、普通金属、宝石等诸多方向。多数消费者对国内珠宝市场的第一印象是「老气横秋」,头部品牌多为周大福、周生生等百年老店。国内消费者偏好黄金首饰,而金器市场以素金计重销售为主流,产品差异化相对较小,知名品牌都有相似的产品风格和销售渠道。新消费主力偏爱个性化设计,随之诞生了诸如 APM Monaco 这样风格时尚、受年轻一代欢迎、并且成功国际化的新品牌。本期节目黄海和 Rio 一起探讨国内珠宝首饰行业的发展历史、消费趋势、和竞争格局。
疯投圈会员可获得黄海撰写的珠宝首饰行业研究报告。
在聊过诸多行业后,黄海和Rio来聊聊自己所处的风险投资行业。二人入行时间相对较晚,错过了中国移动互联网投资的黄金时期。彼时中国风险资本稀缺,创业者不得不竞争供不应求的资本以谋求增长;而风险资本要投中一个好项目,虽说不易,却有明确套路——只需使出「对标美国+想象空间+优秀团队」这「三板斧」就能大概率命中。在移动互联网的技术进步和用户基数增长的双重红利加持下,风险投资市场整体信噪比高,投资信号清晰明了。
红利逐渐消失,风险投资市场也随之发生巨变。那些在黄金时期吃到丰厚红利的头部风险投资机构的资产规模越来越大,而市场上优质项目数量并没有同步增多。过度充沛的风险资本竞相追逐为数不多的明星项目,导致单笔项目投资金额水涨船高,甚至一度出现了「项目荒」。VC机构也开始尝试PE阶段的投资,寻求低倍数但稳健的投资回报。瑞幸咖啡就是在这样的市场状况中诞生的经典案例:假如时光倒回到几年前,从风险投资人的角度判断,到底应不应该投资瑞幸?
现今,科技、消费依然是风险资本青睐的投资领域。未来的风险投资行业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中国的VC会像美国那样走更加专业和细分的道路吗?新冠疫情给餐饮、酒旅、电影等诸多行业造成了毁灭性打击,那些专注于这些领域的投资机构又作何感想?这些问题都没有简单的答案。
黄海和 Rio 暂时放下创业投资话题,来讨论瞬息万变的互联网职场。无论选择什么赛道,职场最重要的是正确定位自己:你更适合计划一场跨越数十年的马拉松、踏踏实实升级打怪;还是找准属于自己的那枚火箭,放手一搏?传统金融、咨询等行业的外企依赖经验和人脉,等级往往由工作年限决定;而高强度、高薪酬、知识技术高速迭代的互联网公司往往是年轻人的天下。前有传闻华为清理34岁以上的员工,后有阿里巴巴蒋凡要求尽快实现P8职级全员35岁以下。互联网时代的职业生涯成功路径往往出人意料。
传统农贸市场是我国生鲜产品最主要的销售渠道,占据市场销售份额 70% 以上,而电商占比仅为 5%。2020年春节期间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爆发,传统农贸市场作为病毒发源、传播的高风险地点自然是无人光顾。全国范围居家隔离产生的巨量生鲜产品需求涌向了各大生鲜电商平台,订单数与交易额井喷,日销售额同比增长了两三倍;年轻人向老一辈言传身教如何手机买菜,大幅降低了生鲜电商的获客成本,集中培养了一批新用户的使用习惯。一直被诟病赚钱难的生鲜电商,迎来了久违的发展契机。
疫情逐渐过去、全社会复工复产回归常态后,生鲜电商能否保住从传统农贸市场夺取的份额?生鲜电商之路似乎并非坦途。永辉超市从线下起家,二十年来是如何从供应链、仓储物流、性价比等全方位较量中突围,成为中国生鲜之王?本期节目中黄海和 Rio 一起探讨国内生鲜电商的竞争格局、发展情况与未来机遇,并重点分析永辉超市这一代表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继《疯投圈》第33期《过载时代的信息修养》之后,在这个人们对真实信息格外渴求的春天,《财新》等严肃媒体的报道让我们再度审视优质信息的价值。按照商业模式,信息生产者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传播媒体(如自媒体、大V、明星等),以流量最大化为内容制作目的,注重传播性,通常以广告为商业模式;另一类是专业人士,也就是狭义的 KOL (Key Opinion Leader),注重专业性,可以直接向受众收费。从信息流通的角度看,前者的价值是保障信息的公开、透明、准确,而后者作为某一专业领域的专家,其价值在于分享专业性的知识。
专业性和传播性也并非互斥。虽然抖音、快手、微博的主流内容仍然以传播性为主,但以回形针为代表的兼具专业性和传播性的 KOL 也逐渐崭露头角。专业领域的 KOL 商业价值如何兑现?和传统的流量变现有何不同?MCN将如何应对专业领域KOL的崛起?欢迎收听本期节目。黄海也将分享他在制作「得到」课程中平衡传播性和专业性的心得。
从春节前夕开始,线上线下随处可见快手的春节红包广告——「上快手,分十亿」。快手成为首家与春晚独家互动合作的短视频平台,更是定下了2020年春节前DAU突破3亿的目标。同时,抖音的DAU也已突破4亿。这场抢夺注意力的短视频战争已经形成了抖音快手两极的格局。快手是全世界最大的短视频库和直播平台,也是大量用户的社交网络。「记录世界,记录你」的口号旨在让每个普通人都有展示自己的舞台,打通人与人的关系渠道;不着重推荐头部流量,粉丝价值高粘性强。抖音优化了内容分发的效率,广告变现效率更高。快手的同城页面也满足了小城居民对同城信息的需求。这期节目,黄海和 Rio 一起来聊聊快手的社交网络之路。
本期附赠会员专属福利:黄海撰写的《快手研究2019》报告将在会员的知识星球内发布,欢迎大家加入会员获取全文。
2020年新年伊始,疯投圈走入第四个年头啦!感谢朋友们一路陪我们走过整整40期节目。这几年里,我们心怀感恩与敬畏,保持低速稳定更新,批判看待热点,认知趋势变化,探究商业现象背后的逻辑。
审视商业世界的同时,我们也不断审视自己。本期节目中我们将宣布一系列重要决定——上新小程序、知识星球长期有效、电子书增值服务、新的见面会计划等等。同时,我们也将从自身会员计划的经验出发,探讨知识付费行业近年来的新变化和新模式,微信公众号在知识付费中的角色和作用。同时对标美国知识付费行业,讨论「知识」在中美认知中的差异。
疯投圈开始于风投与创业浪潮鼎盛之时,转眼四年,已是业界所公认的资本寒冬。值此寒冬之际,我们依旧乐于做冷静独立的思考者、积极乐观的分享者,等待新一年的春暖花开。
如果说2018是短视频的崛起元年,2019可谓短视频的大热之年。2019年底,抖音全球月活超过5亿,快手月活超过3亿,哔哩哔哩月活过亿。这一年里,抖音母公司字节跳动广告收入目标调整至1200亿,快手提出四个百亿战略,而内容视频质量最为上乘的b站主要收入则来自游戏联运,收入模式相对单薄。不同平台的内容生态是什么样的?不同平台上的内容生产者各自有什么样的特点?快手、抖音、哔哩哔哩三大平台商业变现的模式和可挖掘的价值洼地还有多少? 本期节目我们请到多次产出全网热搜短视频的花总,一起聊聊短视频的现在与未来。
曾几何时,由于过度扩张过程中产生的库存和渠道问题给国产运动品牌带来了数年的低潮期。如今,李宁、安踏等国产品牌通过不同路径重现强劲增长势头。近日浑水连发四篇报告做空安踏,与此同时李宁股价再创新高。在体育行业创业热潮中,服装用品依旧是表现最好、潜力最大的赛道。
安踏率先成功转为直营模式,收购 FILA 等国际运动时尚品牌,年增长率达到45%,甚至高于腾讯。李宁通过「中国李宁」的潮流化重生,连续登录各地时装周,重新赢得年轻人青睐。这两家国内运动品牌过去一年股价均大幅增长,李宁股价更是一年内翻了三倍。巨头之外,中美两国也有更多中小品牌陆续进入消费者的视野:努力营造用户社区和文化的 lululemon,主打专业功能性的 Under Armour,将时尚和运动紧密结合的「粒子狂热」等等。本期节目中黄海和 Rio 一起探讨运动市场最新趋势。
中国经济飞速发展,消费体验从匮乏变得丰富,消费品牌也从流量时代进入内容时代。消费者愈发追求体验、品牌辨识度,用内容塑造品牌变得愈发重要。中国的用户梯度更宽阔,需求层次也更丰富。对于不同的品类和用户,品牌的表达方式也不同:微信公众号更适合解释、说明,进行社交传播;抖音更适合可视化的前后对比(before/after短视频);小红书更适合奇特、质感强的创新品类。不同的表达介质对算法分发、原创水平、投放能力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品牌必须具有精细化内容运营管理的能力。内容对消费品牌影响重大,将成为用户感知品牌的最佳方法。通过产品和内容创造差异化,是未来十年最重要的竞争方式,也是消费升级的必然结果。
品牌是消费类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老品牌转型、升级的同时,新消费品牌也在衣食住行各个方面迅速萌芽,这是当下中国商业图景中最激动人心的大趋势之一。以苹果、戴森等为代表的「最佳产品」(Best Product)导向品牌将产品做到极致,甚至创造新的生活方式;小米等品牌主打「最佳价格」(Best Price),拥有极高的性价比;星巴克、耐克等品牌提供「最佳整体体验」(Best Overall Solution)实现口碑与市场双赢。黄海 与 Rio 从这三个类别讨论影响人们生活方方面面的消费品牌未来市场机会在哪里?本期节目是疯投圈关于消费品牌系列讨论的第一期,敬请期待后续更多深入探讨。
二线城市的创业氛围逐渐兴起,例证之一便是黄海2018年出差30%时间飞往非一线城市。生活在长沙的在线教育创业者 Allen 作客本期疯投圈,结合亲身经历和我们一起聊聊从北京辞职回长沙的创业心得。我们畅谈了二线城市的创业环境以及各自的特点:合肥新零售项目飞速崛起,武汉动漫产业基础良好,成都的游戏产业迅猛发展,长沙悠闲的生活文化,厦门占据中国鞋服业半壁江山,重庆出了江小白,三只松鼠来自三线城市芜湖……二线城市创业的优缺点是什么?哪些行业的创业可以不在一线城市?什么条件下二线城市的创业更有可能成功?本期节目,我们一起来探讨。
三年前在《疯投圈》首期节目中黄海分享了投资出海电商过程中的一些思考。三年过后,黄海投资的初创企业 Club Factory 已然成为印度最大的海淘平台——中国企业的出口,就是外国人的海淘。Club Factory 过去三年的高速成长让我们对出口电商有了更多理解。本期节目我们再次探寻中国电商企业的全球优势——强大的数据分析和运营能力赋予 Club Factory 不同于亚马逊的信息流展示能力,带给用户更好的「逛」的体验。我们分析了在时尚服装生产过程中,低人工成本往往并非主要优势,灵活性、复杂的工艺和面料供应链协同能力才是制胜的关键。最后我们探讨了印度经济的社会背景、移动互联网发展情况和电商的发展阶段,同时展望越南、泰国、印尼和中东的市场机会。
Twitter 联合创始人 Evan Williams 曾说「我们消费的信息和我们摄入的食物一样重要。它影响着我们的思想,我们的行为,我们如何理解自己在世界上的位置,以及我们如何理解他人。」信息成本越来越低,从主流的机器推荐算法到自由度较高的关注订阅,各式各样的渠道满足了不同层次和群体用户的需求。这些冗余却不经选择的信息造成了注意力的贫乏。推荐算法最懂用户、让人上瘾,却可以暗中操纵你的注意力和时间;RSS 订阅软件虽然保证了较高的信息质量,但本质上违背人性,需要自制力和对优质信息的判断力。只有少量用户拥有组合信息的能力和意愿。这期节目,黄海和 Rio 将分享和评价自己常用的信息类 app 。在这个信息过载的时代,我们该如何保持良好的信息修养?
互联网改变了人们交易商品的方式。利用互联网打通交易和信息流的服务交易平台作为双边市场,也一直是VC津津乐道的商业模式,诞生了诸如滴滴、Uber、Airbnb 等众多独角兽。由于服务难以标准化、交易往往涉及多个角色和复杂流程,导致服务业的互联网化相对滞后。O2O 的第一波风潮已过,服务业平台的下一个浪潮是什么?
在第27期节目中我们曾聊到通过加盟形式扩张迅猛的十元店品牌——名创优品。今天,我们来谈一谈名创优品最大的竞争对手:诺米家居 NOME。与名创优品主打日式风格相对应,NOME 呈现北欧风格,同样主打物美价廉,也是有潜力扩张至三四线城市的生活用品连锁。作为名创优品的主要对手,NOME 的销售品类中约 60% 与之重合,但额外增加了类似优衣库的简约服装。2018年,NOME 从籍籍无名扩张至数百家门店,成为创投圈最炙手可热的项目之一,获得今日资本、红杉中国等知名机构的数亿元融资。
抓人眼球的设计能力成为 NOME 有别于名创优品的竞争优势:Tiffany 蓝搭配淡粉为主色调,北欧风格的包装,宜家式的标签。曾经的零售市场,消费者生活物质条件匮乏,渠道深耕者为王。从 NOME 开始中国线下零售进入注重审美的新时代,后来者必将群起模仿。
在 SKU 多、变化快、销售难预测的服装行业,库存管理一直是个难题。几年前红极一时的电商「凡客诚品」如今江河日下,便是库存管理失败最好的例证。国内企业的产销周期长,往往提前一年前就开始打版下单;而国际快时尚品牌 ZARA 从设计到销售只需两周,高周转模式使得其八成以上的商品可以近似于正价销售。在巨大的库存压力下,服装尾货销售成了亟需解决的问题。
在美国,折扣店处理超过 30% 需要打折销售的商品,其中最大的 TJ Maxx 和 Ross 的市值和销售额均已远超大型百货公司。从工厂直销店演变而来的奥特莱斯(Outlets),如今越来越多的和酒店、赌场合作经营,成为商业地产项目的一部分。与美国不同的是,中国即使有诸如唯品会等线上平台分担库存销售,但市场依旧不够规范,很大程度上被线下加盟商占据,囤货、串货风险、资金周转速度等都是不可控因素。消化库存的过程对原有品牌和价格将造成何种影响?库存生意,未来究竟该怎么做?
民宿,本质上是和酒店可以并存的两个市场。体验、价格、地理位置和亲子环境的不同,使得民宿相对于标准化的酒店有了独特的优势。Airbnb 作为民宿领域的巨头,有着“最不可能但最完美的商业模式”——Airbnb 的每个空间均为非标品,让平台拥有定价权,加之网络效应明显,构筑了极深的护城河。Airbnb 能赢下中国的民宿市场吗?难点主要在于供给端的限制和本土竞争:中国的房子格局普遍较小,不存在共享的多余房间。经济型连锁酒店极其发达,同时中国出现了一批运营型民宿公司——收集闲置房源,进行改装运营。和 Airbnb 相比,本土公司有着更接地气的供应端运营策略。相对于本土公司,Airbnb 的优势首先在于旅游天然的国际化网络效应——这一点是和其他进军中国的硅谷公司的最大区别。其次,Airbnb 的文化和社区具有高度独特性, 用户对社区具有归属感。本期节目,黄海和 Rio 一起探讨 Airbnb 在中国的市场前景。
十元店名创优品(MINISO)宣布获得腾讯、高瓴资本10亿元战略投资,在电商时代突出重围,展示了线下模式的生命力。目前,名创优品在全球已有超过2000间分店,其中1200间位于大陆。名创优品快速的扩张得益于独特的「强管控」加盟形式:营收直接分配给加盟商,而管理和货品全权由总部输出。通过对传统加盟的升级,名创优品从挣毛利变为挣现金流,因而在经济下行压力增大时仍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十元店鼻祖日本大创(DAISO)的发展经验也证明了十元店在经济萧条时的强大生命力。名创优品每间店约有2500个SKU,以消耗品为主。消费者无需消耗太多金钱,既可享受到及时获得的便利,又有逛的乐趣,找到平时想不到要买、又一定会用到的小东西。
美团八年长跑终上市。掌握着美团外卖和大众点评两大国民级餐饮入口,美团与一日三餐的密切关系,使它逐渐承担起中国最大的「便利店」的职责。便利店是一个高度城市化的产物,日本由于单身比例高,生活节奏快,成为便利店产业最成熟的国家。而国人对于热食的偏爱,以及城市结构对外卖的天然适配,使中国便利店的核心–鲜食业态受到一定程度的挤压。但美团的高客单价、有限品类也注定无法完全取代便利店的存在,同时阿里巴巴也在积极开拓本地生活服务的版图,成为美团的强劲对手。这期节目,Rio 和黄海讨论了美团在餐饮产业链中的角色,和阿里的鏖战,以及上市前景分析。
在一级市场,尤其是 VC 早期投资,对于一家公司进行的股权投资不可随时退出,估值一般不能下调。基金的锁定周期较长,因此投资人「被迫」要考虑长远;而在长远的目光下,投资「团队」成为核心投资逻辑。同时,由于信息的不公开,能否接触、能否投进标的也成为一级市场竞争的门槛。而在二级市场,公司的市值每天都在变化。基金的锁定周期也较短,因此二级投资人往往时刻背负赎回的压力。有趣的是,短线投资回报率往往不高,股神巴菲特也以长线投资而著名。我们是否可以借鉴一些 VC 的「长线思维」来投资股票呢?
随着瑞幸咖啡、连咖啡等互联网基因咖啡企业的涌入,咖啡行业竞争愈发激烈,星巴克中国的单店同比收入已经略显疲软,未来的咖啡消费市场格局能否破除巨头垄断的现状,这条赛道上的创业公司又将何去何从?
近期小米在香港正式上市。围观群众不难发现,小米不希望被看作一家手机公司——按照苹果10多倍 P/E 的估值方式,小米的市值想象空间有限。2013 年成立的生态链业务可能是小米手上最有吸引力的其中一张皇牌。生态链业务围绕家庭场景,从小型电器切入并逐步延伸至生活用品。电器统一通过米家 app 进行控制,希望做成智能家庭的入口,除了硬件售卖外还有「IoT 平台」的想象空间。2017 年生态链销售额突破 200 亿,高歌猛进的空间还有多少?
旅游行业是为数不多未来有长期确定性增长机会的市场。而近年来 VC 投资的在线旅游初创企业少有成功者,市场的主旋律是携程、美团和飞猪三巨头的市场份额战争。携程是当之无愧的老大。垂直电商类公司鲜有独立存在且过得好的,但旅游行业中的垂直巨头携程一直屹立不倒。虽然口碑一直备受诟病,但携程的年交易额(GMV)已经突破 6,000 亿人民币,万亿交易额三五年之内可以期待。美团利用餐饮的高频入口,从二三线城市酒店切入,希望从年轻人市场开始逆袭携程。目前美团声称酒店间夜这一核心数据已经超越携程,成为行业第一。至于阿里巴巴旗下的飞猪,沿用淘宝天猫的平台模式,有别于携程美团的 OTA(Online Travel Agency)模式。平台模式在旅游领域行得通吗?这一期节目,Rio 和黄海一起来分析在线旅游行业的竞争格局。
本期节目我们与「得到」签约撰稿人张潇雨一起来聊聊「自由职业」趋势及其带来的投资创业机会。除了撰稿人、设计师、独立软件开发者等“传统”自由职位之外,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选择与不同类型的自由职业者合作,衍生出众多半自由化的岗位。风险投资,某种程度上也是自由程度较高的全职工作。
如何定义自由职业?工作时间地点的高自由度、对团队协同和资本支持的低依赖性、产出成品的独立定价性是其三大特征。工业革命后,公司制度的出现和巨头垄断使得自由职业的发展每况愈下,甚至改变了大部分人的职业目标以及学校的教育方向。而信息革命的到来,又再次带给自由职业很大的选择空间。
独立于公司而存在,自由职业一直是不稳定性的代名词,使众多风险抗拒者望而却步。然而拥有专业技能的自由职业者,往往同时具有较高的职业成熟度和不可替代性,即使脱离机构仍然能建立起优秀的个人品牌和影响力。在职业道路上,从模糊的个体成长为具象的个人,也是逐渐独立的过程,这种独立不仅仅影响着职业选择,也改变了我们对于「自由」的定义。
新一期节目,我们聊聊衣食住行当中的「住」。房地产是中国最大的行业,长期以来,房地产行业的核心都在于「交易」,也就是房子买卖。租房业务仅仅是买卖以外的 side business。
这一切正在起变化。近两年长租公寓类项目雨后春笋般涌现,背后是国家政策的支持(另一面是对房产买卖的遏制),和年轻人生活方式的变迁,巨额资本随之涌入。随着社会发展和开发商自持要求的提高,中国所有房子当中用于出租的比例注定会向发达国家靠拢。长期的精细化运营能力,而不是简单的买卖与资本获利,逐步成为居住市场的主旋律。
1987 年,星巴克是一家陌陌无闻的卖咖啡豆的企业,创始人舒尔茨决定转型成休闲咖啡厅。之后 30 年间,星巴克从西雅图的几家店发展为市值超过 840 亿美元的国际品牌。如无意外,星巴克将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家超过 5 万家门店的连锁企业(目前全球接近 3 万家)。随着其在中国门店超过 2000 家,甄选店、上海臻选烘焙坊纷纷开业,星巴克在中国逐渐布局茶饮、面包等细分领域。中国市场的营收也在 2018 年 Q1 猛增 30%,同店销售增幅为 6%。中国作为一个传统喝茶的市场,消费者是如何在星巴克的引领下,被咖啡文化渗透和改变?它是如何通过门店设计和会员体系等营销方式俘获消费者的钟爱?这期节目,黄海和 Rio 你分享星巴克的故事和有意思的商业逻辑。
不经意间,家里长辈的手机里充满了各种「拼多多」的拼团链接,从两年前默默无闻的创业公司,到 2017 年末月均 GMV 数百亿的黑马,拼多多是最近几年崛起速度最快的电商企业。消费升级火热的同时,拼多多所代表的消费降级一词也开始频频出现。通过拼团模式销售低价爆款标化商品,依靠微信社交流量的导入,迅速占领三四线地区的真空市场。拼多多能否威胁到淘宝、京东甚至线下零售,在未来的电商版图中会有一席之地呢?本期节目,黄海和 Rio 一起分享了对拼多多模式的理解,以及以拼多多为代表的腾讯系电商对阿里巴巴的进攻——2018 年微信生态电商和淘宝天猫将展开极其激烈的竞争。
这次我们聊一个轻松的话题:区块链。说轻松,因为 Rio 和黄海并非币圈专家,和以往节目的专业选题不同,本期有种「外行看热闹」的轻松感。
2017 年创投领域的核心关键词是巨头对创投领域无孔不入的进击。巨头既是最大的投资机构,又经常跑步下场参与早期创新,很多创业领域例如共享单车到最后,直接变成巨头之间的战争。2017,是巨头全面进击创投圈的一年。
黄海和 Rio 分别讨论了腾讯、阿里、小米等巨头在 2017 年对创投领域的影响。几乎每一个创业方向,巨头都是绕不过的阴影,抱不住大腿,就只能让出巨头关注的赛道。AT 两家公司,作为中国互联网江湖双壁,投资风格泾渭分明。2017 年,腾讯的市值超越 Facebook,成为全球第五大公司。通过流量和资本的优势,腾讯快速进入每一个赛道,扶持现有的优势企业,依托微信生态,推出小程序,成为名副其实的互联网水电煤。而阿里巴巴回归零售本质,着眼实业做垂直整合,从新零售到数据、物流,建立起一整套面向全球的零售商业基础设施。此外,小米在去年强势复苏,销售额突破 1400 亿,逐步成为罕见的线上线下渠道,软硬件产品,用户粉丝运营全面闭环的公司。
Rio 和黄海讨论了迅速崛起的知识付费行业。如题,我们认为知识付费是一门成立的好生意,从青少年市场的 STEAM、英语教育,到自我提升市场的专栏订阅、付费课程、内容赞赏、有偿问答、社群等多种内容形式。新常态经济下消费观念的转变和中产阶级的焦虑感是滋生知识红利的根本原因。碎片化、音频化是知识付费产品的发展趋势。节目中,Rio 和黄海讨论了知乎 Live 与「得到」两大平台在内容制作能力上的差异【两位主播虽是知乎重度用户,但更看好「得到」的商业模式】、PGC 和 UGC 的优劣分析、以及成人职场付费的众多细分领域。
十一月是全民购物狂欢节,商家对消费者的营销无孔不入。购物的满足感最终是心理层面的,而营销提升了产品的情感附加值,增强了消费者的心理享受。本月节目,Rio 和黄海邀请到《迟早更新》主播任宁 cross over,共同讨论在线营销和品牌塑造的正确打开姿势。
针对不同受众和传播媒介,在线广告分为依托于门户网站的展示广告、匹配度更为精准的搜索广告,以及刚刚起步的社交媒体广告。品牌塑造过程中,以「三只松鼠」、「杜蕾斯」等为代表的营销爆款,在「内容创意」与「投放渠道」上也有着不同的投入比例。节目中,黄海、Rio 和任宁共同讨论了中小企业、个人 IP 该如何营销和塑造品牌,以及「品牌冲刺」的相关问题。
Rio 和黄海讨论了无人零售行业的发展。随着移动支付技术普及以及开拓新场景的需求,零售终端体积逐渐变小,出现了以友宝为代表的无人售货机,以及体积更大、但成本更高的的无人便利店,以及办公室无人货架等多条热门赛道。无人零售被认为是传统零售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模式,通过智能化和自动化技术,实现节约成本、提高用户体验,以及采集更丰富的线下数据。无人零售是真风口,还是转瞬即逝的假热点?节目中,黄海和 Rio 共同讨论了国内外无人零售的发展,分享了对行业未来的看法。
Rio 和黄海聊了苹果 iPhone 8、iPhone X 发布会以及 iPhone 定价的问题。
Rio 和黄海探讨了电商中的租赁模式。在阿里、腾讯等巨头的带领下,社会信用体系逐渐完善,使用场景逐渐增多,3C、汽车以及家具等各行各业的租赁服务平台应运而生,分时租赁火爆的背后,其推动力量值得探究。具体到充电宝、雨伞等细分产品中,租售比、SKU 数量和周转管理决定了实际运营中的难易程度。节目中,黄海和 Rio 共同讨论了中美两国信用体系的对比、其对租赁平台发展的推动作用,以及租赁的经济模型分析。
Rio 和黄海讨论相对于线下,电商最难攻克的战场——万亿生鲜行业。相较于超市和菜市场,「本来生活」、「每日优鲜」等电商模式既有优势,又有难题:电商让用户购物体验不断提升,末端配送越来越迅速,但目前行业没有任何玩家实现盈利。电商以外,阿里更推出「新零售」概念:「盒马鲜生」通过数据驱动,线上、线下与现代物流完全融合,是对超市重新定义的新零售产物。本期节目中黄海和 Rio 共同讨论了目前生鲜行业中常见的几种商业模式,分析哪种商业模式最有可能长期存在。
刷爆社交网络,成为「排队」代名词的喜茶,在深圳、广州和上海等南方城市已经开设 56 家门店,目前即将进驻北京。喜茶爆红折射出的是消费升级的大趋势,通过结合中式口味茶饮产品和年轻时尚风格,打造新式茶馆。中国的茶饮行业是否能迎风暴涨,在星巴克之前率先抢占这百亿美金的市场? 同时历史屡次证明,网红产品常常昙花一现,茶饮领域能否逃出宿命?疯投圈特别季第一期节目中,黄海和 Rio 从产品、门店、定价、商业模式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角度,共同讨论了对以喜茶为代表的中国茶饮市场的看法。
2016 年或可称为「知识变现元年」。知乎、喜马拉雅、得到这样的平台走红,知识变现也开始成为大众关注的话题。与此同时,用户对优质线上社群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小密圈在完成内容沉淀、用户过滤的同时,帮助作者建立个人品牌并且高效变现。本期我们邀请小密圈创始人吴鲁加,就切入时机、流量、产品功能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网易的股价屡创新高,这家游戏公司的电商能力也让人眼前一亮。上线不到一年的网易严选,月销售额轻松破亿,成为 2016 年以来最抢眼的新电商品牌。节目中,黄海和 Rio 从品牌、流量、供应链、商业模式、生活杂货品类的发展历史、个人购买体验等角度讨论了对网易严选的理解。
年底了,黄海和 Rio 回顾了各自在 2016 年的工作,话题涉及资本寒冬、共享单车、自动驾驶、城市规划、少儿英语在线教育、云计算和 SaaS、消费领域投资思路的改变、2017 年的投资趋势展望等。本次没有提纲的闲聊在愉快的氛围中圆满结束。
《疯投圈》首次知乎 Live 特别活动将于北京时间 2017 年 1 月 10 日 20:00 举行,请访问活动详情页面报名参加。本次活动中 Rio 将与黄海一起探讨 VC 投资过程中判断行业的方法论。对于有创业想法的朋友来说,行业选择是迈出的第一步,同时也可能是最关键的一个选择。我们将结合平日工作中遇到的实际案例,总结创业时行业选择的判断框架。
过去几年移动电商风起云涌,无论是服装、3C、还是化妆品,都涌现出一大批优质的创业公司。但家居领域却并未出现明显的领跑者。1980 年,无印良品成立于日本——当年日本年人均 GDP 在 8000 美元左右,和中国当下的经济发展阶段相仿,种种迹象表明中国家居行业会在未来十年以高于 GDP 的速度增长。未来中国会诞生像宜家一样成功的线上家居电商巨头吗?这期 Rio 和黄海聊一下家居行业的发展趋势。
Rio 和黄海聊了中美两国体育行业的差异、ESPN、gamification、Keep、全民健身、Under Armour 等。
什么是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在中国和美国有何差异?中国的金融创新路在何方?互联网金融领域有哪些创业机会?互联网金融创业者如何挑战传统金融机构?互联网金融对创业者特质有什么要求?
本期嘉宾是峰瑞资本的赵治远。他侧重于互联网金融,互联网医疗,以及娱乐和新媒体方向的投资。在加入 FreeS 之前,在 IDG 资本担任早期项目负责人期间,赵治远主导和参与投资了 Bilibili、犀牛故事、美丽阅读、捞月狗、乐纯酸奶等项目。 他最早在黑石集团私募股权基金任职。 赵治远拥有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金融学学士学位和文理学院数学学士学位。
To B 方向的项目成为创业浪潮中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而 SaaS 作为其中最热门的方向之一,已经逐渐改变人类的办公,大到 IT 服务,小到清洁办公室和前台访客登记。SaaS 可以分为垂直 SaaS 和通用 SaaS。前者帮助垂直行业做效率提升,后者则解决企业在人力、销售、财务等不同功能上的痛点。人力成本上升、经济不景气,以及政策的变化,让提升效率成为企业的紧迫需求,这能给 SaaS 领域带来新的商业机会。经典 SaaS 模式的「获客-留存-变现」三大环节中,应该重点关注哪些指标?把产品服务卖给大企业还是中小企业,各有什么利弊?
本期嘉宾是峰瑞资本早期项目负责人田里,侧重于底层技术、新媒体、移动工具,企业服务领域的投资。田里最早在腾讯担任搜索自然语言高级工程师,2013 年加入 IDG 后,先后主导或参与投资了包括伏牛堂、快牙、iDareX敢玩、怪杰在内的多个早期项目,以及目前估值近 30 亿美元的美图。
「供应侧改革」是近期媒体最热衷谈论的经济话题。从中可看出制造业升级改造之迫切——多年来出口驱动的经济增长面临瓶颈,外贸作为中国最大行业需要持续发展,急需摆脱「中国货廉价质量差」的成见。在这一背景下,出口电商尤其是利用中国优质生产资源、迎合国外消费者审美品位的电商,有望成为新的平台性机会。面对全球电商这一十万亿市场,中国企业具有天然的成本和生产资源优势,但容易受制于物流、支付、平台选择的问题。绝大多数的企业都停滞于扩大 SKU,很难进一步实现精细化运营、建立自有渠道和品牌。另外,复杂的贸易规则、供应链管理、品牌营造,这些都是阻碍创业者做大的门槛。一旦解决这些问题,跨境电商平台就能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2016 会是出口电商爆发的元年吗?
本期嘉宾是峰瑞资本消费领域早期项目负责人黄海,主导和参与投资的明星项目包括友道财富、顺顺留学、百场汇。黄海侧重于电商、共享经济,O2O 等领域的投资。